教宗方济各的话

如果我們是感恩的人,世界也會變得更好

Dec 31, 2020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12月30日上午在宗座大樓的私人圖書館主持今年最後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講授中論述了謝恩的祈禱,指出「如果我們是感恩的人,世界也會變得更好」,即使我們只有些微的感恩,這足以在世界上傳遞希望。

教宗首先敘述了耶穌治癒癩病人的事跡。耶穌行走時遇見十個癩病人,他們向祂呼喊說:「師傅,耶穌,可憐我們罷!」(路十七13)。當時患了癩病的人不但身體上受苦,也遭到社會和宗教界的排斥。耶穌沒有避開他們,而是邀請他們去司祭們那裡檢驗(同上14)。依照法律,司祭們負責證明癩病人是否得到痊癒。

這十個人聽信耶穌的話,在去的時候便潔淨了。不過,他們當中只有一人在去司祭們那裡之前,先回來感謝耶穌,為獲得痊癒的恩寵讚美天主。耶穌看到他是個撒瑪黎雅人,是那個時代猶太人眼中的「異教徒」。耶穌於是感嘆道:「除了這個外邦人,就沒有別人回來歸光榮於天主嗎?」(十七18)

教宗解釋說,這段福音的敘述將世界分成兩部分:感恩與不感恩的人;接納一切,將之視為禮物和恩寵的人與領取一切,將之看成是自己應得的人。《天主教教理》寫道:「任何事件、任何需求都可以成為感恩的奉獻」(2638號)。

因此,「恩寵先於謝恩的祈禱,我們在學會思考前就已被念及到;我們在學會愛之前就已經蒙受了愛;我們在心中萌生渴望之前就已經被渴望。如果我們這樣看待生活,那麼『感謝』就成為我們每日生活的主要旋律」。

教宗指出,對基督徒來説,感恩聖事乃是表達感謝的最重要體現。如同所有信徒一樣,基督徒讚美天主賜下生命的恩典。我們活著首先是因為我們獲得了生命,我們每個人誕生在世上是因為有人對我們的生命有了渴望。「在我們的生命中,不只一個人以感恩的目光注視著我們。他們往往是教育者、要理教員,以及擔任其它職務的人。他們在我們心中激起感恩之情」。

基督徒與衆人分享的這份「感恩」之情,藉著與耶穌的相遇而向外擴散。四部《福音》證實,耶穌的轉化大能常在與祂相遇的人心中激起喜樂和讚美天主之情。十個獲痊癒的癩病人便是如此,他們因恢復健康而歡喜,因為他們便能走出被迫受隔離和被團體排斥的境遇。

「在他們當中,有一個人更是喜上加喜,因為除了得到痊癒外,他也因與耶穌的相遇而喜悅。不僅脫離了病苦,現在也深信蒙受了愛。他發現了愛有如使世界得以存在的力量。但丁會説:愛能 『移動太陽和其它的星辰』 《神曲-天堂篇》卅三145)。我們不再是到處漂泊的流浪者,我們有一個家,居住在基督内,並從這個『住所』默觀整個世界,看到它無限的美麗。」

教宗最後勉勵基督徒切莫忽視感謝的恩典,「如果我們是感恩的人,世界也會變得更好」,即使我們只有些微的感恩,這足以在世界上傳遞希望。「萬物彼此相連,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作用」。聖保祿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幸福的道路:「你們要事事感謝,這就是天主在基督耶穌內對你們所有的旨意」 (得前五18)。

資料來源:教宗公開接見:在一切事上感謝天主,我們將能給世界帶來希望